广东省疫情动态
人气:901时间:2022-05来源:广州的士票
广东省疫情动态
5月5日0-24时,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(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,均为广州报告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,为广州报告。全省新增出院12例(境外输入1例),目前在院176例(境外输入18例);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9例(境外输入17例),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24例(境外输入181例)。
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,均为广州报告,分别来自美国和加拿大;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6例,广州报告4例,2例来自伊拉克,其余2例分别来自美国和新西兰;深圳报告13例,12例来自中国香港,1例来自韩国;珠海报告2例,均来自中国香港;佛山报告5例,分别来自荷兰、罗马尼亚、智利、北马其顿和佛得角;东莞报告2例,分别来自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。
截至5月5日24时,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4521例(境外输入9199例),其中确诊病例7134例(境外输入3850例),无症状感染者7387例(境外输入5349例)。
NO.02
广州市新增13+1例
2022年5月5日0时至24时,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(其中6例为此前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。新增出院病例11例,尚在院治疗169例。
截至2022年5月5日24时,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5651例,其中确诊病例2764例(境外输入1837例、本土927例),无症状感染者2887例(境外输入2628例、本土259例)。
新增1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
本土确诊病例1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女,44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,为我市5月2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2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男,2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花都区新雅街道豪利花园,为我市5月3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3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女,31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西成村,为我市5月4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4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男,35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西成村,为我市5月4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5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女,43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西成村,为我市5月4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6(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):男,23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鹤南路,为我市5月4日已公布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。
本土确诊病例7:女,33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8:女,8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9:女,75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10:女,25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永平街道永泰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11:女,42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龙归街道柏塘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12:男,29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彭上村。
本土确诊病例13:男,21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鹤龙街道鹤边村。
本土无症状感染者:男,53岁,中国籍。居住在白云区人和镇高增村。
上述确诊病例7-13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人员中排查发现,已转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。
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
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:男,22岁,中国籍。4月29日从加拿大乘坐CZ312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:女,20岁,中国籍。4月30日从美国乘坐CZ328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:女,60岁,中国籍。5月1日从新西兰乘坐CZ306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:女,51岁,中国籍。4月23日从美国乘坐CZ328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:男,47岁,中国籍。4月27日从伊拉克乘坐IA4771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:男,51岁,中国籍。4月27日从伊拉克乘坐IA4771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。
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,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。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即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隔离治疗。
信息来源: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-疫情通报 (gz.gov.cn)
NO.03
健康小知识
1、如何选戴口罩?
佩戴口罩,是预防新冠肺炎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,既保护自己,又保护他人。公众应根据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。做到科学选戴口罩,既达到防护效果,又避免资源浪费。
在居家、户外,无人员聚集、通风良好的情况下,可以不戴口罩。
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,就医时,拥挤时,乘电梯时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,要戴口罩。
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、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。
2、佩戴口罩时,有哪些注意事项?
戴口罩前,摘口罩后,均应做好手卫生。
区分口罩正反面,不能两面戴,通常情况下颜色深的一面朝外。
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。
捏紧鼻夹,使口罩与脸颊贴合,避免漏气。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、气短等不适时,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,摘除口罩。
运动,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。
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,应定期更换,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、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。
3、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?
普通公众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。医疗卫生机构、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,需单独存放,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。
4、为什么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?
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,因此,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,日常工作、生活中,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,即为社交安全距离。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仅能降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,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。
排队、付款、交谈、运动、参观时,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。
5、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?
室内环境密闭,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,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。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,此外,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。每天早、中、晚均应开窗通风,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。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,不要对着窗口直吹,避免受凉。家庭人多时,房间有异味、油烟时,有病人时,访客离开后,多开窗通风。
6、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?
在家庭中,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,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,经常开窗通风。门把手、电话机、手机、电视遥控器、桌面、地面等家人经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表面,要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或清洗,一般不需要消毒。必要时(如家中有身体状况不明客人来访等)进行消毒。
主要的方式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——
煮沸消毒主要用于对餐具、水杯的消毒,先将物品洗净,再放入沸水中煮(蒸)10分钟。
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,达到消毒的目的。家庭一般选用含氯消毒剂(如“84”消毒液)和含醇消毒剂(如75%酒精)进行擦拭消毒,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。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、餐具等的消毒,对金属有腐蚀作用,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。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为70-80%,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,也可用于小物体表面的消毒。